Home | 簡體中文 | 繁體中文 | 雜文 | 知乎專欄 | Github | OSChina 博客 | 雲社區 | 雲棲社區 | Facebook | Linkedin | 視頻教程 | 打賞(Donations) | About
知乎專欄多維度架構 | 微信號 netkiller-ebook | QQ群:128659835 請註明“讀者”

第 11 章 質量管理

SQA (Software Quality Assurance) / SCM (Software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目錄

11.1. 無缺點管理
11.2. 為什麼自動化測試難以推廣
11.2.1. 為什麼自動化測試難以實施
11.2.2. 是什麼阻礙了自動化測試?
11.2.3. 中國測試人員的人力成本

是為了確保項目達到客戶所規定的質量要求所實施的一系列管理過程。它包括質量規劃,質量控制和質量保證等。

11.1. 無缺點管理

zero defects management

由於周末經常外出自駕游,途中會經過東莞、惠州、觀瀾、大鵬等工業區,哪裡的工廠給過一個很深的印象,每個工廠樓頂會有一個巨大的牌匾“已通過ISO 9001”。這讓我開始思考以往的質量管理。

我認為質量管理方法可以分為兩類:

  1. 考察過程

  2. 檢驗結果

傳統勞動密集型產業可以採用考察過程(例如ISO9001),制定產生規範,產生預期結果。這種方法對於資本密集型產業或知識密集型產業並不適合。所以另一種檢驗結果的質量管理辦法孕育而生。

簡單的說,這種質量管理辦法是:

  1. 首先制定預期結果,

  2. 項目完成後與期望結果對比

  3. 輸出驗收報告

  4. 根據驗收報告做出處理

這種管理的方法存在很多弊端,工作中你會遇到下面這些問題:

考察結果的質量管理存在的弊端:

  1. 無論如何你都不可能把所有預期結果都能考慮到

  2. 所做的工作僅僅為了滿足預期結果的驗收

  3. 對已知缺陷視而不見

  4. 而對於驗收人員,驗收報告以外的缺陷,心照不宣

  5. 無法預見缺陷,發現缺陷為時已晚,已經到了項目尾聲。

舉一個例子,國家檢驗奶粉有一個標準,一些不法企業在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可以通過檢測,最終釀成慘劇。

無論是考察過程的質量管理還是檢驗結果的質量管理,這兩種管理方式僅僅能做出合格的產品,無法做出精品。

豐田公司的一位高級管理人員說:“我們不應使用全面質量管理,因為這種管理充其量只能讓缺點減至10%。如果我們生產400萬輛汽車的話,便會有40萬人購得一輛帶毛病的車,這是生產與用戶之間的最大危機,而推行無缺點管理則會消除這種現象。”現在,領先的日本公司逐漸由全面質量管理轉向無缺點管理。

無缺點管理的範圍已經超出了產品質量範疇

  1. 計劃缺陷

  2. 設計缺陷

  3. 產品缺陷

  4. 研發缺陷

  5. 開發缺陷

  6. 工藝缺陷

  7. 材料缺陷

  8. 流程缺陷

  9. 設備缺陷

  10. 人的缺陷

  11. 生產缺陷

  12. 服務缺陷

  13. 市場缺陷